航空航天制造車間里,數十噸級的龍門吊與機械臂彰顯著工業實力,但在衛星天線反射面、導彈艙段等特殊部件的裝配環節,智能提升機的“細膩操作”更顯關鍵。這些部件或采用超薄輕質材料,或帶有復雜集成接口,任何微小的碰撞都可能導致功能失效,傳統吊裝設備的“粗線條”操作已無法適配現代航天制造的精細化需求。
某航天制造廠的艙段總裝工位,曾因傳統吊裝對位偏差導致價值百萬元的艙體密封結構損壞。引入智能提升機后,這一問題得到徹底解決。該設備通過三維視覺定位與力控協同技術,能自動識別部件安裝基準,在吊裝過程中實時調整姿態,使艙段對接的同軸度誤差控制在0.05毫米以內。同時,其配備的懸浮操作模式,讓操作人員可像“徒手搬運”般輕松移動數噸重的部件,大幅降低了操作強度。
在航空航天制造向“高精度、高可靠性、高效率”轉型的背景下,智能提升機不僅是大噸位設備的重要補充,更成為突破精密裝配瓶頸的關鍵裝備,為高端航天產品的穩定生產提供了堅實保障。